關于“CNAS”和“ilac-MRA”認證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CNAS)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的規定,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并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統一負責對認證機構、實驗室和檢查機構等相關機構的認可工作。
CNAS由原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英文簡稱為CNAB)和原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英文簡稱為CNAL)合并而成。CNAS通過評價、監督合格評定機構(如認證機構、實驗室、檢查機構)的管理和活動,確認其是否有能力開展相應的合格評定活動(如認證、檢測和校準、檢查等)、確認其合格評定活動的權威性,發揮認可約束作用。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于2006年3月31日正式成立,是在原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B)和原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L)基礎上整合而成的。
中國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B)是經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授權設立的國家認可機構,負責對從事各類管理體系認證和產品認證的認證機構進行認證能力的資格認可。成立于2002年7月,是由原中國質量體系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R)、原中國產品認證機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CP)、原中國國家進出口企業認證機構認可委員會(CNAB)和原中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委員會(CACEB)整合而成。2004年4月,根據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與有關部門協調的意見和決定,原全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機構認可委員會(CNASC)、原有機產品認可委員會分別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及有機產品認證認可工作移交CNAB,進一步促進了統一的認證機構認可制度的深度融合。
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是經中國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設立并授權,統一負責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認可及相關工作的國家認可機構。成立于2002年7月,是在原國家技術監督局成立的實驗室國家認可組織――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英文縮寫:CNACL)和原國家進出口商品檢驗局成立的進出口領域的實驗室和檢查機構能力資格認可的國家實驗室認可組織――中國國家出入境檢驗檢疫實驗室認可委員會(英文縮寫:CCIBLAC)的基礎上合并成立的。
宗旨:
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的宗旨是推進合格評定機構按照相關的標準和規范等要求加強建設,促進合格評定機構以公正的行為、科學的手段、準確的結果有效地為社會提供服務。
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頒發的認可證書。證書上除原有的“CNAL”標識外,還標有“ILAC-MRA”互認標識。
“ILAC”是國際實驗室認可使用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atory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的簡稱。國際實驗室認可使用組織(ILAC)成立于1996年,其宗旨是通過提高對獲認可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和校準結果的接受程度,以便在促進國際貿易方面建立國際合作。其章程是在能夠改選這項宗旨的認可機構間建立一個相互承認協議網絡。中國實驗室國家認可委員會(CNAL)于2001年1月31日與國際實驗室認可合作組織(ILAC)簽署了多邊相互承認協議“ILAC-MRA”(ILAC 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 ),并于2005年1月獲得了ILAC批準使用ILAC-MRA國際互認標志的許可,這表明經過CNAL認可的檢測實驗室出具檢測報告使用CNAL標志的同時也可使用ILAC-MRA標志。
ILAC互認協議建立了實驗室認可機構之間的信任和他們彼此從事實驗室認可的能力的信任。這種信任有助于各國之間接受獲認可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和校準結果。這最終有助于減少一些領域的貿易技術堡壘。ILAC互認協議,為實現產品“一次檢測全球承認”的目標奠定了基礎。
宗旨:
?。?、提供有關實驗室認可和認可體系方面信息交流的國際論壇,促進信息的傳播;
?。?、通過采取實驗室認可機構之間簽署的雙邊或多協議的措施,鼓勵對已獲得認可的實驗室出具的檢測報告的共同接受;
3、鼓勵各地區實驗室認可機構合作組織開展合作,避免不必要的重復評審。